15.提升機動車油品質量。
組織推動全省國六標準車用油品升級置換、保障供應工作,2018年7月1日起全省實施國六車用乙醇汽油、柴油標準。2019年1月1日起實現車用柴油、普通柴油、部分船舶用油“三油并軌”。大力取締非法加油站點,加快推進正規石油企業布點,合理規劃,收購或租賃現有站點,快速彌補市場空白。2018年年底前確保建成1000個加油站(點);2019年年底建成1500個加油站(點);2020年,基本保證農村偏遠地區正規加油站點滿足群眾正常生產生活需要。
加強油品質量監管,持續組織開展油品質量檢查行動,在省內涉及大宗原材料、產品運輸的重點用車企業,對車輛的油品質量進行抽檢,凡使用不符合國六標準車用乙醇汽油、柴油的貨運車輛,逐一溯源加油站點,依法從嚴查處。(省發展改革委、商務廳、公安廳、交通運輸廳牽頭,省工商局、質監局、中石化河南分公司、中石油河南銷售分公司參與,各級政府負責落實)
16.大力推廣綠色城市運輸裝備。
(1)堅持公共交通優先發展戰略。科學編制公交優先發展規劃和實施方案,鼓勵市區人口100萬以上的大城市加快BRT(快速公交)、有軌或無軌電車等大、中容量公交系統,以及公交專用道等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公共交通分擔率。到2020年,完成鄭州、新鄉、洛陽、許昌、南陽、駐馬店等“公交都市”以及公交優先示范城市建設,形成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良好示范。(省交通運輸廳牽頭,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發展改革委、公安廳、財政廳參與,各級政府負責落實)
(2)積極推廣清潔能源運輸裝備、裝卸設備。原則上全省新增、更新公交車輛、市政環衛車輛全部純電動化。全省新增及更換的郵政、出租、市政、通勤、輕型物流配送及港口、機場等作業車輛和作業機械,2018年年底清潔能源車比重不低于75%,2019年年底不低于85%,2020年年底不低于95%。黨政機關及公共機構購買的新能源汽車占當年配備更新總量的比例,2018年年底不低于30%,2019年年底不低于40%,2020年年底不低于50%,鄭州市建成區公交車、出租車、市政環衛車、物流配送車等領域全部實現電動化。在物流園、產業園、工業園、大型商業購物中心、農貿批發市場等物流集散地和公交市政等車輛集中停放地建設集中式充電樁和快速充電樁。(省工業和信息化委、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廳牽頭,省住房城鄉建設廳、事管局、質監局、電力公司、消防總隊、機場集團參與,各級政府負責落實)
(二)打好工業企業綠色升級攻堅戰役。強化工業污染治理,加大污染防治設施改造升級力度,推動企業綠色發展。
1.持續推進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行動。
將煙氣在線監測數據作為執法依據,加大超標處罰和聯合懲戒力度,未達標排放的企業一律依法停產整治。建立覆蓋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業排放許可制度,2020年年底前完成排污許可管理名錄規定的行業許可證核發。(省環保廳牽頭,各級政府負責落實)
2.開展工業爐窯治理專項行動。
制定工業爐窯綜合整治實施方案,開展拉網式排查,建立各類工業爐窯管理清單。鼓勵工業爐窯使用電、天然氣等清潔能源或由周邊熱電廠供熱。凡不能達標排放的工業爐窯,一律依法實施停產整治。(省環保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委、質監局參與,各級政府負責落實)
3.實施揮發性有機物(VOCs)專項整治方案。
推進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綜合整治,到2020年,VOCs排放總量比2015年下降10%以上。新建涉VOCs排放的工業企業要入園區,實行區域內VOCs排放等量或倍量削減替代。新建、改建、擴建涉VOCs排放項目,應加強廢氣收集,安裝高效治理設施。禁止建設生產和使用高VOCs含量的溶劑型涂料、油墨、膠粘劑等項目。完成制藥、農藥、煤化工(含現代煤化工、煉焦、合成氨等)、橡膠制品等化工企業VOCs治理。全面取締露天和敞開式噴涂作業。2020年年底前,省轄市建成區全面淘汰開啟式干洗機�?h級以上城市建成區餐飲企業全部安裝油煙凈化設施并符合《河南省餐飲業油煙污染物排放標準》。(省環保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委、住房城鄉建設廳、商務廳、質監局、工商局、食品藥品監管局參與,各級政府負責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