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材料網】
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門發布《關于印發綠色建材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指出,綠色建材產品是指在全生命周期內,資源能源消耗少,生態環境影響小,具有"節能、減排、低碳、安全、便利和可循環"特征的高品質建材產品。發展綠色建材是建材工業轉型升級的主要方向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必然選擇,是城鄉建設綠色發展和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支撐。近年來,我國綠色建材生產規模不斷擴大,質量效益不斷提升,推廣應用不斷加強,但全生命周期的綠色低碳和智能制造水平尚需進一步提升,工程選用和市場消費動力不足。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部署,為進一步加快綠色建材產業高質量發展,制定本實施方案。
方案確定了主要目標:
到2026年,綠色建材年營業收入超過3000億元,2024-2026年年均增長10%以上�?傆嬇嘤�30個以上特色產業集群,建設50項以上綠色建材應用示范工程,政府采購政策實施城市不少于100個,綠色建材產品認證證書達到12000張,綠色建材引領建材高質量發展、保障建筑品質提升的能力進一步增強。
到2030年,綠色建材全生命周期內"節能、減排、低碳、安全、便利和可循環"水平進一步提升,形成一批國際知名度高的綠色建材生產企業和產品品牌。
方案明確了重點任務,其中涉及水泥行業相關內容摘要如下:
加快生產過程綠色化。強化工藝升級、能源替代、節能降耗、資源循環利用等綜合性措施,實現污染物和碳排放雙下降。實施技術改造,有序推動水泥行業超低排放設施建設,持續發布細分行業碳減排技術指南,支持水泥、平板玻璃、建筑衛生陶瓷、玻璃纖維及制品等重點行業開展節能降碳減污技術集成應用。優化用能結構,推進現有燃煤自備電廠(鍋爐)清潔能源替代,穩妥推動現有使用高污染燃料的工業窯爐改用工業余熱、電能、天然氣等,提高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例,提升終端用能電氣化水平,鼓勵氫能、生物質燃料、垃圾衍生燃料等替代能源在水泥等工業窯爐中的應用。推動清潔生產,鼓勵企業從源頭控制資源消耗,提升資源利用效率,減少廢棄物排放,爭創環保績效A、B級或績效引領性企業,加快企業運輸結構調整,推動短距離運輸采用封閉皮帶廊道、管道、新能源車輛等方式。發展循環經濟,鼓勵創建"無廢企業",提升固體廢棄物利用水平,逐步擴大工業固體廢棄物在綠色建材中的使用范圍。以"零外購電、零化石能源、零一次資源、零碳排放、零廢棄物排放、零一線員工"的"六零"工廠為目標,組織企業"揭榜掛帥",開展技術攻關和節能降碳技術集成應用,建設"一零"試點工廠。
加速生產方式智能化。持續推動建材行業智能制造發展,加快推進綠色建材全產業鏈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促進綠色建材智能化生產、規模化定制、服務化延伸。加快推動綠色建材產業與工業互聯網網絡體系融合,鼓勵骨干企業打造聯通上下游企業的網絡化協作平臺,促進數據互通和標識解析,實現資源共享、協同制造和協同服務。鼓勵建材企業聯合軟件開發商、裝備制造商開展國產化替代技術攻關,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行業特點的專業工業軟件和智能裝備,并推進適應性改造與規�;瘧�。遴選并發布一批建材行業數字化轉型標桿企業,深化生產制造過程的數字化應用,提高產品性能及質量穩定性�;谥悄苤圃欤茝V多品種、小批量綠色建材產品柔性生產模式,更好適應定制化差異化需求。
推進產業發展協同化。引導建材企業發揮"城市環境凈化器"作用,支持水泥企業利用工業窯爐協同處置固體廢棄物,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危險廢物的協同處置項目應針對新增的二噁英、重金屬等廢氣污染物配套高效污染治理設施,在滿足設備運行要求和確保穩定達標排放的前提下,支撐城市應急處置需求。
開展品種培優。推動建材產品升級,加快水泥、平板玻璃等基礎原材料的低碳化、制品化發展
推動品質強基。加大水泥、安全玻璃、防水材料、建筑涂料、含VOCs原輔材料、人造板及木質地板、竹質建材等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力度,強化水泥窯協同處置危險廢物的水泥產品質量抽查,加強假冒偽劣產品查處懲罰力度。對建材中有毒有害化學物質進行篩查、評估,并實施淘汰、替代和去除,推動無毒無害、低毒低害化學物質在建材中的應用。推進綠色建材產品質量分級評價體系建設,推動建立質量分級、應用分類的市場化采信機制。
促進建設工程應用。推動綠色建材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應用,提高工程項目中低碳水泥、高性能混凝土等綠色建材的應用比例。
完善標準體系。根據綠色建材產業發展情況,制修訂綠色建材評價標準,適時評估綠色建材相關標準實施情況,加強水泥、平板玻璃、防水材料、節能門窗等產品強制性標準宣貫。完善檢測方法標準,健全綠色建材中固體廢棄物使用和有毒有害化學物質含量相關標準體系。編制建材產品使用說明書,加快推進綠色建筑與綠色建材標準協同發展,擴大建筑工程用綠色建材選用范圍。建立產品追溯標準體系,重點開展水泥、防水材料等產品追溯標準編制。研究建立綠色建材產品碳足跡核算規則,完善綠色建材碳足跡、碳標簽及低碳技術評價驗證標準體系,研究編制"六零"工廠評價標準。
完善政策支撐。充分利用首臺(套)、首批次應用保險補償機制等渠道,支持綠色建材創新產品推廣應用。完善有利于建材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的差別化電價政策,進一步做好水泥常態化錯峰生產。發揮國家產融合作平臺作用,引導金融機構積極發展綠色金融、轉型金融,支持綠色建材企業發展。支持社會資本以市場化方式設立綠色建材產業發展基金。鼓勵有條件地區對綠色建材生產項目和應用示范項目給予貸款貼息,推動綠色建材產品認證。
來源:工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