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耐火材料網】
隨著鋼鐵行業步入微利時代,采購成本已成為企業決勝市場的關鍵因素,扎實抓好各項成本管理工作成為鋼鐵企業的普遍共識。從采購環節入手降低成本是鋼鐵企業做好源頭控制、實現降本增效的重要措施之一。戰略采購管理模式下的耐材整體承包變單純材料采購為功能、壽命、組織、管理和配送等綜合項目整體采購,改變以往片面追求最低采購價格的想法,將綜合使用維護成本降至最低,實現采購價值最大化。
以戰略思維創新采購模式
戰略采購管理是基于與供應商建立“戰略合作模式”的采購管理,是以最低總成本建立業務供給渠道的過程,而不是以最低的采購價格獲得當前所需原料的簡單交易。戰略采購管理充分平衡企業內部和外部的優勢,以雙贏采購為目標,更注重與供應商保持長期的戰略合作關系,是新形勢下采購管理的新模式。
耐材整體承包采購是指鋼鐵企業根據耐材供應商的生產規模、專業布局等信息,將冶煉生產主流程上各關鍵工序所使用的耐材按生產工藝特征劃分為若干個承包區域,提出總體采購方案,并由具備相應專業耐材集成能力的承包商負責提供該區域內所用耐材的配置、生產、組織、質量管理、配送等一攬子專家式服務,鋼廠按照采購協議與供應商提供服務的績效,以區域內鐵、鋼產出量為主要結算依據并支付相應報酬的一種采購模式。耐材整體承包擺脫了按耐材使用數量為計價方式的原有模式,以耐材承包商所提供耐材相關服務對鋼鐵冶煉生產的保障度(效能)和鋼廠工序噸鋼(鐵)耐材成本來評價供應商。基于這一理念,鋼廠在主要冶煉流程上劃分并形成高爐耐材、轉(電)爐耐材、鐵水包耐材、鋼包耐材、中間包耐材和功能性耐材等承包區域,并通過招標選定了每個區域內優秀的供應商承擔該區域耐材集成供應職責。
整體承包的優勢
從目前來看,耐材整體承包具有許多優勢:
一是可以很好地控制冶煉過程中耐材的消耗成本。在傳統的采購方式中,一旦冶煉條件發生變化便會引起耐材消耗量的變化,從而導致噸鋼耐材的成本波動,使噸鋼成本不易控制。而采用耐材總包的采購方式則可以確定噸鋼成本或總費用,準確作出一年的耐材成本預算。
二是可以有效降低鋼企的采購工作量和采購費用。傳統的采購模式面臨太多耐材品種和數量須進行選擇的難題,鋼廠須要制訂詳細的采購計劃,簽訂大量的采購合同,采購活動量大,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而采用整體承包模式后,計劃、發貨均由承包廠家負責,鋼企采購部門的主要工作就可以放在對供應商的管理上,既提高了管理質量,又降低了采購成本。
三是減少供應商數量,降低供應風險。傳統采購模式耐材供應商數量龐大,經營水平良莠不齊,存在潛在的供應風險。而采取耐材總包的采購模式會使供應商向實力雄厚的大企業集中,更有利于培養大客戶,建立起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體。
四是減少資金占用,降低庫存成本。采用整體承包的采購模式,備料由總包供應商負責,實行零庫存,不存在庫存資金占用,降低了承擔庫存的物料成為廢料的風險,同時,結賬付款是在生產使用以后,相應地延長了付款周期。
以高爐出鐵場耐材整體承包為例,鋼廠按照鐵溝通鐵量噸位而不是以往的鐵溝使用澆注料的數量給耐材企業核算費用。這樣的話,耐材企業會努力提高鐵溝澆注料的產品質量并做好鐵溝維護工作,使通鐵量盡可能多,鐵溝澆注料消耗不斷降低,從而獲得更高的利潤。鋼企則由于鐵溝通鐵量大幅提高,從而降低了耐材消耗量和生產成本,真正實現了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