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材料網】
(1)1季度耐火材料下游市場的總需求相對穩定,耐火材料的產量有所下降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1-3月,我國粗鋼產量25655萬噸,同比下降1.9%;生鐵產量21339萬噸,同比下降2.9%;鋼材產量33603萬噸,同比增長4.4%。2024年3月份,我國粗鋼產量8827萬噸,同比下降7.8%。1季度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重點統計鋼鐵企業利潤同比下降48%,平均利潤率僅為0.61%,虧損面達53.1%,同比上升8.65個百分點。
1-3月,鋼鐵行業“強供給與弱需求”的矛盾顯現,第一季度,國內鋼材表觀消費量為2.32億噸,同比下降4.6%。中國鋼材價格指數CSPI以1994年鋼材全年平均價格為100基數的結果是104,也就是說,2024年4月第一周的鋼材價格較30年前僅上漲了百分之四點多。鋼材價格弱勢除了需求弱,另一個重要原因是鋼材庫存持續處于高位,明顯高于去年同期。
據中國耐火材料行業協會同口徑統計,2024年1-3月,全國耐火材料制品產量562.75萬噸,同比降低1.82%。其中致密定形耐火制品295.46萬噸,同比降低1.90%;保溫隔熱耐火制品18.57萬噸,同比降低1.42%;不定形耐火制品248.72萬噸,同比降低1.75%。
1季度下游主體市場盤面大概是這樣的,鋼鐵產量1-3月份仍處高位,1-3月份水泥產量同比下降11.8%,但基數仍然很大,10種有色金屬1-3月份產量1945萬噸,同比增長7 %,化工電力、機械鑄造、鐵合金冶煉、電池材料與固廢處理等行業用耐火材料需求總體上都處于高位。協會判斷,1季度耐火材料下游市場的總需求相對穩定,耐火材料的產量有所下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鋼鐵與水泥行業用耐火材料下降。
(2)1季度耐火材料出口量有所增長,但出口貿易額同比下降幅度較大
根據海關統計,2024年1-3月,全國耐火原材料出口總量178.51萬噸,同比增長5.47%。其中耐火原料出口量122.58萬噸,同比增長5.04%;耐火制品出口量55.93萬噸,同比增長6.40%。全國耐火原材料進出口貿易總額10.42億美元,比上年同期降低20.72%。其中出口貿易額9.96億美元,同比降低19.74%;進口貿易額0.46億美元,同比降低37.30%;相較2023年同期,制品出口量略有增長,而出口貿易額與去年持平,出口平均價格有所下降為5.15%。
2024年1季度的耐火材料出口總盤面是“量增價跌”。以美元計價的出口貿易額和出口平均價格,耐火原料出口貿易額同比下降32.19%。其中跌幅最大是棕剛玉、天然鱗片石墨、碳化硅和剛玉。平均單價跌幅最大的棕剛玉,跌幅為61.95%,跌了一大半。過去幾年國內棕剛玉出口價格一直堅挺,今年出口這個情況,多少出乎意外。電熔鎂砂和燒結鎂砂的出口,是量價齊跌。跌幅在20%左右。除了輕燒鎂粉出口量價相對穩定外,今年一季度的耐火原料出口從價格上說“寒意襲人”。
1-3月份耐火制品出口情況比較正常。其中堿性制品出口量增長13.41%,平均出口價格同比降低5.47%;鋁硅質制品出口量同比增長3.38%,平均出口價格下降9.33%;其他耐火制品的出口量下降15.11%,平均出口同比增長18.64%。
據協會調研國內的主流出口廠家,對2024年的出口持謹慎態度,但預測出口總量上與2023年持平。
(3)1季度耐火原料市場行情
2024年1季度耐火原料市場可能是近年來競爭最激烈的季節。4月25日在浙江長興召開的第七屆耐火材料交易洽談會,出席會議的人數有600人之多,大部分是原料廠家,實屬罕見。一定程度上說明目前原料生產廠家的“內卷”情況嚴重。目前大宗耐火原材料市場整體表現為穩中有降。原料價格除中高品位鋁礬土熟料相對堅挺外,其余均在價格下行通道中,棕剛玉、白剛玉、碳化硅3月、4月價格均在下調,鱗片狀石墨價格持續走弱。遼南地區菱鎂礦山整治活動帶來了原礦價格上升,但由于需求偏弱,加之廠家的原礦和產品的高庫存,也沒能帶動該地區鎂砂價格的明顯上漲。
總體來看,原料價格該下降的已經下降,想上漲的也難以再漲。后續市場可以簡單認為,當前原料價格向下、向上均無多大空間,行業2024年與2003年經營環境的一個重要不同點是,2024年原料價格處于底部,不可能再指望原料價格進一步下行能給行業的邊際貢獻帶來正效應,但原料廠家間的競爭較之2023年激烈。
(4)1季度耐火材料同業競爭相當激烈
據協會調研,目前行業的態勢是,行業總的產能利用率仍處于合理水平,部分頭部企業的產能利用率仍處高位。對于耐火制品生產廠家來說,“量”在下行,“價”更糟糕。從業內的在滬深主板和北交所上市企業發布的1季報來看,大部分企業營業收入下降,幅度在2%-5%之間,但利潤總額大幅下滑,逆勢增長的頭部企業較少�;ㄓ媚突鸩牧仙a企業、由于新上工程項目較往年明顯減少、較之消耗類生產企業的經營壓力更大。
自2022年3、4季度以來,由于鋼廠的經營效益大幅下滑,帶來耐火材料區域承包價格的下降,自2023年3季度以來,區域承包價下降的平均幅度已達到15-20%,造成2023年4季度行業利潤大幅下滑,2024年1季度鋼廠在“壓價”方面的努力沒有停止跡象,但1季度區域承包的優質客戶價格相對穩定,非優質客戶的壓價力度增大。
為水泥行業提供耐耐火材料和服務的企業,今年1季度的生產經營壓力最大,量能萎縮明顯。個別頭部企業及時將產品服務延伸至電池材料和固廢回收等領域,業內也有逆勢增長的事例。水泥行業的情況仍在下行,3月份國內水泥產量15440萬噸,下降22.0%;1-3月份水泥產量33684萬噸,同比下降11.8 %。4月26日,海螺水泥發布2024年第一季度報告稱,公司本報告期實現營業總收入213.28億元,同比下降32.08%,凈利潤15.02億元,同比下降41.14%。頭部企業如此,可見水泥行業現在處于“嚴冬“狀態,水泥行業多年行之有效的”錯峰生產“利器,解決不了當前需求大幅收縮的矛盾。
有色金屬工業用耐火材料市場環境較黑色金屬的好。3月份十種有色金屬產量667萬噸,增長7.1%;1-3月份十種有色金屬產量1945萬噸,同比增長7 %。有色金屬行業仍在延續2023年以來的增長。4月25日,中國鋁業發布一季報,展示了成色十足的“開門紅”。報告顯示,一季度中國鋁業實現利潤總額47.92億元,同比增長 38.99%;凈利潤40.48億元,同比增長39.55%;歸母凈利潤22.3億元,同比增長23.01%,基本上代表了鋁、銅冶煉企業穩定增長的趨勢。這給有色金屬用耐火材料帶來利好!
3月份平板玻璃產量8652萬重量箱,增長9.6%;1-3月份平板玻璃產量24805萬重量箱,同比增長7.78%,從這個數據可以看到,做熔鑄耐火制品的企業面臨的市場條件還是不錯的。
從協會調研的業內重點骨干企業情況、以及業內幾家上市公司披露的2024年1季報可以看到,大多數上市公司1季度利潤下滑的幅度還是挺大的,逆勢增長的頭部企業較少。目前業內多數企業利潤下滑嚴重。企業虧損面超過40%。這其中有鋼廠降本增效的壓價因素,也有業內同行的過度競爭所致。
(5)小結
分析一季度行業運行特征,第一個特點是需求總量稍有下行,第二個特點是企業利潤大幅下滑。由于鋼鐵等大宗原材料仍處于高位運行,加之國家宏觀政策的托底效應,協會判斷,耐火材料需求總量下行將是緩慢的,不會發生劇烈的需求下跌。企業要積極適應市場新的變化,我們要在供給端做些工作,首先我們要做的是加強行業自律,探討和推動建立產能治理新機制。要遵循“以滿足用戶需求為目的、以供需平衡為原則”的自律生產方式,引導供需平衡、實行優勝劣汰,形成既有能耗、碳排放政策約束,又有行業自律、政府監督的符合市場規律和市場要求的新機制。
目前業內有多家聯合重組、主動適應市場新變化的實踐案例,這是“穩中求進“的一個很好的事例,用聯合重組的方式來發揮企業存量產能的效率,并以此來控制供給總量,是業內走出目前困境的一個好方法,也是解決目前業內“內卷”問題嚴重的可行方式。值得大家思考與討論。
4月26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在京召開了一季度部分鋼鐵企業經濟運行座談會,提出了“審時度勢,順勢而為,共護行業平穩健康有序運行”口號,值得耐火材料行業借鑒與學習。目前鋼鐵及鋼鐵上下游的相關賽道太擁擠了,一季報鋼鐵上市公司虧損面太高了,市場優勢、技術優勢與成本優勢應得到每一家會員企業的仔細掂量與思考。
供稿:中國耐火材料行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