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材料網】
由鄭州大學主辦,鄭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河南省耐火材料行業協會、河南省高溫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承辦,河南省新型耐火材料創新中心(培育)協辦的第二屆高溫材料學術會議(HTCC2023),于11月18-19日在鄭州召開。有關領導,耐火材料及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企業家、工程技術人員及研究生等300余人參加了會議。會議主題:傳承鐘院士學術思想,聚焦共性技術,促進轉型發展,進行科學研究、技術創新、企業服務等主題的學術交流,并針對行業發展的共性關鍵技術集中研討,交流熱點問題,理清發展思路,助推行業科技創新和低碳綠色發展。 會議有鐘香崇院士塑像安放儀式、河南省耐火材料行業協會會員大會及行業發展研討會、高溫材料學術交流報告會及河南省高溫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第十次學術委員會會議等內容。分期介紹如下:
鐘香崇院士塑像安放儀式鄭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王瑞波書記主持儀式王瑞波、陳靜波、鐘軾、李庭壽為鐘院士塑像揭幕葉方保、周寧生、薄鈞、劉百寬為鐘院士敬獻花籃鄭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領導陳靜波教授講話
他講到:在鐘香崇院士誕辰102周年前夕,舉行"鐘香崇院士塑像安放儀式",深切緬懷中國耐火材料科技與工業的奠基人,共同追憶鐘院士為我國耐火材料事業和高溫工業做出的卓越貢獻,永遠銘記他愛國、敬業、嚴謹、奉獻的高尚情操;鐘院士始終站在耐火材料科技前沿,經歷了中國耐火材料事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他實事求是、講求效率、科學嚴謹的鐘式作風貫穿始終,為我國耐火材料事業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鐘院士開拓了符合我國國情的現代耐火材料生產技術,使我國耐火材料工業從原先落后狀態逐步發展成為一個具有相當規模和技術實力的優勢產業;開辟了新中國耐火材料專業研究生教育事業。1982年在洛陽耐火材料研究院設立新中國第一個耐火材料專業碩士研究生學位點,先后在北京科技大學、鄭州大學招收博士研究生,為我國耐火材料科技工業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科技骨干;他用自己的薪酬和獎金先后設立"鐘香崇青年科技獎"、"鄭州大學鐘香崇研究生獎學基金",資助和獎勵有志于從事無機材料研究的學子。鐘先生一生心系中國耐火材料發展,胸懷祖國放眼世界,不為名利不計個人得失,為中國耐火材料事業的發展鞠躬盡瘁,真正詮釋了新時代"科學家精神"。鐘院士是中國高溫事業發展的杰出貢獻者,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和指路的明燈。我們一定傳承鐘院士學術思想,弘揚愛國奉獻科學家精神,努力發展好我國的高溫材料事業。
鐘院士家屬代表鐘軾講話鐘院士弟子代表李庭壽講話中鋼洛耐總經理薄鈞講話濮陽濮耐董事長劉百寬講話2023年度鐘香崇研究生獎勵基金頒獎,六位研究生由王瑞波、陳靜波、鐘軾、孫安瑜、葉方保、李庭壽頒發證書。獲獎研究生代表李祥博士生發言河南省高溫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主任馬成良教授講話
他講到:鐘院士離去已八年,他的音容笑貌、諄諄教誨仍常常在腦中浮現。回首八年軌跡,可以告慰先生的是,他第三次創業建立的河南省高溫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正在按照他生前的設想為中國耐火材料工業的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他創立的研究所科研和研究生培養模式,正在源源不斷地為行業輸送成果和人才;他曾經帶領的高溫所黨小組成員,依然在他的感召下,踐行著對黨的赤誠忠心;遇上恩師鐘香崇院士是我此生最大的幸運,能做鐘院士的學生也是我最大的榮幸。鐘院士的科研精神,鐘院士的黨性,鐘院士畢生對耐火材料事業的摯愛感動著我們所有人,他為行業留下了太多財富,他是中國高溫事業發展的見證者和杰出貢獻者,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和指路的明燈。在鐘院士誕辰102周年之際,深切緬懷我的恩師,同時也想告慰先生,我們一定傳承鐘院士學術思想,弘揚愛國奉獻科學家精神,努力發展好我國的高溫材料事業,把"接力棒"傳下去。
有關領導、鐘老家屬代表、院士弟子、專家、學者、企業家及研究生參加了安放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