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材料網】
簡單回顧:新中國成立初期,河南耐材企業僅能生產簡單黏土磚,1958 年國家 規劃建成了洛陽耐火材料廠,標志著河南耐材工業開始起步。60 年代初,全國唯一的耐火材料研究所在洛陽建成,為河南耐材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改革開放后,河南耐材工業得以迅速發展。到 2018 年,企業數量為 1418 家,就業人數 25 萬余人,耐火原料、耐火制品及相關產品年產量約 2500 萬噸,是全國重要的耐火材料生產基地,品種齊全、結構合理、特色鮮明,整體技術在國內領先。
主要特點:(1)重視技術創新:在各個階段的不同時期,在政府各部門指導下,產學研結合,持續圍繞各高溫工業、新能源產業及國防軍工等領域發展需求,研發新材料,新產品,新方案,滿足需要,推動技術進步。由此,技術創新已成為了耐材行業發展的核心工作。耐材的技術創新對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國民經濟發展,非常必要,不可或缺。 目前河南耐材擁有了粘土、高鋁、硅質、鎂質、莫來石、剛玉、鎂鋁、鎂鉻、鎂炭、鋁鎂炭等定型、不定形、輕質、纖維和特種耐火材 料 1000 余個品種,產品覆蓋一半的國內市場,部分產品出口海外。擁有了氮化硅結 合碳化硅制品、透氣功能材料、冶金功能保護材料、賽隆剛玉、賽隆碳化硅、低碳 高鈦剛玉滑板、高導熱微孔模壓炭磚、塑性相結合剛玉復合磚、低蠕變磚、鋁鎂尖 晶石磚等多類產品生產核心技術,不定形耐火材料的比例達 45% 。(2)創新能力強:河南擁有耐火材料領域最多的高等院校、國家級和省市級科研和技術研發機構,包括鄭州大學在內的高等院校 4 個、國家級轉制科研院所 1 個、國家級工程研 究中 2 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 1 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 3 個、省市級工程(技術)研究或企業技術中心 100 余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 1 個、協會學會等行業技術服務機構 4 個,全國耐火材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國家耐火材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也設在我省。武科大、北科大、西建大等國內相關高校,多年和河南耐材企業深度 合作與研究開發,取得了顯著成效。已建成了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結合的強大科技創新平臺,在技術人員數量和綜合技術水平等方面,河南都處于全國領先地位。(3)裝備水平逐步提升:近幾年來,優勢骨干大型企業(集團)相繼完成了一大批產業化建設和技術改造項目, 自動化、信息化、數字化水平大幅度提高,中鋼洛耐、濮陽濮耐、洛陽利爾、河南熔金、鄭州瑞泰、河南瑞泰、焦作金鑫恒拓、鄭州 振東、鄭州中科、河南竹林、河南天祥、鞏義五耐等企業的部分生產線或部分工段 已實現了自動智能化,裝備整體水平居國內領先、國際先進。200 多家企業圍繞環 保治理和裝備提升,投入大量資金進行技術改造,完成了一大批脫硫脫硝環保建設 工程和重大產業化建設項目,購置了高噸位液壓及電磁螺旋壓磚機,新建了多條節 能型高溫窯爐等,提升了配料、成型壓機、燒成窯爐等主要裝備水平。(4)優勢企業多:經過多年發展,以中鋼洛耐、濮陽濮耐、利爾公司、河南熔金、金鑫恒拓、洛陽科創等多家上市企業,與西保冶材、鄭州安耐克等 200 余家耐材高新技術企業 遙相呼應,其主導產品技術領先、質量可靠、規模較大,市場占有率高,科技創新帶動作用明顯,為河南新型耐火材料產業發展奠定了基礎。在新密、伊川、鞏義、登封、三門峽、西峽、安陽等地,耐材集聚發展,產品獨具特色,相互配套,已為 當地的支柱產業。鄭州瑞泰、河南瑞泰、濮陽濮耐、中鋼洛耐院、鄭州遠東、竹林 慶州、金鑫恒拓、鄭州建信、東方安彩、河南宏宇、三門峽明珠、禹州鑫源等十幾 家企業先后獲國家及省級綠色工廠企業稱號,中鋼洛耐、洛陽利爾等 28 家企業 47 余條生產線獲得了國家工信部準入公告。(5)產業集群初現:河南耐材生產企業主 要分布在鄭州、洛陽、新鄉、三門峽、南陽及濮陽等地市。以鄭州居多, 占全省生 產總量 60%以上,重點分布在新密、鞏義、登封等地;鄭州、洛陽正著力培育一批 大型企業集團和多個新型耐材生產集聚區,實現耐材產業集群化發展、專業化生產和產業鏈配套的高效整合,集群發展效應進一步顯現。
主要問題:"小、多、散 "依然存在;專業協作分工有待加強;關鍵共性技術支撐缺失;研發創新平臺未形成整體協同等。
發展思考: 目前市場形勢突發變化,企業如何做,行業如何走,需要理性思考:需要凝練關鍵共性技術,探索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機制,提供行業穩定發展支撐;地區間需認真研究差異化發展,不可盲目擴大產能;耐材生產企業需根據工藝 特點綜合考慮,和制造業自動智能數字化服務商,細致交流,深度融合,不斷提高 裝備整體水平;需要制定污染物排放、單位產品能耗、碳排放、安全等綠色地方標準或團體標準,鼓勵先進,淘汰落后,推進河南耐材高端智能綠色化發展。
來源:河南省耐火材料行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