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材料網】
2022年底,遼寧省自然資源廳研究制定了《遼寧省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并印發到下轄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廳委、各直屬機構。為響應國家、省政府號召,促進營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營口市自然資源局根據《遼寧省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結合營口市本地礦山實際情況,研究制定了《營口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并于近日在官網公布。
下面是《規劃》中提及菱鎂行業發展的內容:營口市礦產資源種類較多,已發現礦產43種。截止2020年底,營口市優勢礦產金礦、菱鎂礦、硼礦、滑石、冶金用白云巖基期保有資源量均居全省前列。
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營口市小型礦山數量依舊偏多,礦業結構與產業布局不合理。菱鎂礦等優勢礦產規模化集約化開采程度不高,資源優勢未形成效益優勢。資源綜合利用效率有待提高,礦業綠色發展存在不均衡問題,礦山智能化、數字化轉型升級步伐需要加快。
菱鎂產業發展部署:
1.優化礦產資源勘查與礦山資源整合 全市采礦權總數由255個減少到135個(不包括關閉未注銷),減少了47%;大中型礦山企業由12個減少至11個,大中型礦山企業比例由4.7%提升至8.1%。菱鎂礦被定為限制勘查礦產品種,以后也將對菱鎂礦開采總量進行約束性控制,嚴格控制開采,防止資源過度開發。
2.優化開發利用結構 優化菱鎂礦資源開采規模結構。在大石橋地區以資本為紐帶,通過聯合、兼并、重組等方式,大力推進菱鎂礦山整合重組,具備地下開采條件的礦山需轉為地下開采。新建礦山儲量規模必須達到中型以上,最低開采規模為30萬噸/年;推進采礦企業(有礦業權)兼并重組,重組后礦山儲量規模為中型以上的,開采規模應達到30萬噸/年以上;儲量規模為小型的,開采規模應達到10萬噸/年以上。提高采礦企業集中度,有效解決 "大礦小采、一礦多采"等問題,優化菱鎂礦礦石供給結構。
3.助力打造大石橋市鎂制品精深加工產業基地 在成礦條件有利、找礦潛力大且資源分布相對集中的重點成礦區帶,綜合考慮資源量、開發利用基礎條件和生態環境外部條件,劃定大石橋市鎂制品精深加工產業基地。支持和鼓勵基地內的大中型礦業企業發展,引導小型礦山企業聯合重組,促進后續冶煉、深加工產業發展,提高產品附加值,促進礦產資源規�?辈殚_發和產業集聚發展。推進制品精深加工產業基地建設,加速產業結構調整,做強做優菱鎂礦業;通過加強資源整合利用、規�;_采,穩定菱鎂礦產量;推動加工企業技術改造、設備更新、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大力發展菱鎂新材料產業,重點發展以鎂合金、鎂化工、鎂建材、鎂耐材為代表的菱鎂新材料產業集群;鼓勵綜合利用菱鎂低品位或等外品位礦石,擴大資源量,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優化調整鎂制品產品結構。提高非金屬礦產利用水平,延伸下游產業鏈,開發利用從追求產量、產值向追求質量、效益轉變,鼓勵產品結構由單一向多元、由中低端向高端產品轉變,引導企業發展精深加工,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對目前到2035年進行了系統規劃:
2025年規劃目標 到2025年,在礦產資源勘查、礦產資源合理開發利用與保護礦業綠色發展等三大方面取得明顯成效,通過五年努力,大幅提升金、硼等戰略性礦產資源安全保障能力,控制菱鎂礦年度開采總量,持續優化勘查開發保護總體布局,全面推進綠色礦業發展,推動礦產資源管理改革落地,初步形成礦產資源勘查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新格局。
2035年規劃目標 建成具有營口特色的現代化礦業經濟體系,礦業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有機融合,礦產資源保障能力全面加強,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布局大幅度優化,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布局與礦業結構得到進一步調整優化,金礦、菱鎂礦、硼礦、冶金用白云巖等礦產資源原字號產業鏈建設得到更大發展。礦產資源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推進,礦山地質環境恢復與治理水平進一步提高,廢棄礦區環境綜合治理成效顯著,礦政管理能力和水平顯著提高,形成布局合理、節約高效、環境優美、安全穩定的礦業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來源:營口市自然資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