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材料網】
作為工業領域碳排放大戶,鋼鐵行業的綠色轉型對于我國實現"雙碳"目標至關重要。在能耗雙控、鐵礦石對外依存度高的背景下,全廢鋼短流程煉鋼具有突出的比較優勢。5月5日,全國電爐短流程煉鋼推進大會在四川省瀘州市隆重召開。大會以"發展電爐煉鋼·創造綠色未來"為主題,圍繞認真貫徹落實國家"雙碳"戰略,啟動全國電爐短流程煉鋼"十四五"綠色低碳轉型升級工作,共商發展大計、共謀產業未來、共啟電爐煉鋼新征程。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王江平,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鄭備,中國金屬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干勇,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司長劉炳江,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駱鐵軍出席會議并講話。中國金屬學會理事長張曉剛;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副司長張海登;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劉全勝;瀘州市委副書記、市長余先河;鋼協副秘書長,中國冶金報社黨委書記、社長陳玉千;鋼協副秘書長顧顏;鋼協副秘書長,冶金工業信息標準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張龍強;鋼協副秘書長、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范鐵軍;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廳長翟剛;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宋向黨;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張星;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馮鶴林等領導出席會議。中國金屬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新江主持會議。
王江平指出,鋼鐵工業是碳排放量最大的行業之一,推進綠色低碳轉型意義重大,引導電爐短流程煉鋼產業有序發展,是推動我國鋼鐵工業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舉措。近年來,電爐鋼產業發展取得了顯著進步,電爐鋼占比不斷提高,產品構成不斷提升,政策環境不斷完善,電爐鋼產業發展迎來了重要機遇期。鋼鐵行業要強化目標導向、問題導向,有針對性的探索解決電爐鋼產業發展面臨的廢鋼資源相對不足、成本競爭力不強、技術裝備水平還不高等難點問題;要加強統籌協調,落實《開展電爐短流程煉鋼高質量發展引領工程的實施方案》,推進綠色化智能化創新發展,打造培育標桿企業,實施原材料"三品"行動,增強廢鋼等資源保障能力,創建世界先進的產業集群,扎實推進電爐鋼引領工程走深走實落地見效,推動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為建設美麗中國作出應有貢獻。
干勇就推進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談了幾點思考。他認為,隨著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增長模式會發生轉變,減量化、脫碳化、綠色化、數字化等會給鋼鐵工業帶來質的變化,中國鋼鐵引領世界鋼鐵發展的格局為期不遠。而隨著鋼材制品報廢周期的到來,我國廢鋼資源短缺現象將得到改善,短流程煉鋼的優勢將逐漸體現出來,應合理發展電弧爐短流程城市鋼廠。
劉炳江指出,鋼鐵行業綠色轉型為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做出了積極貢獻。科學引導電爐短流程有序發展,是當前促進行業減污降碳協同、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持續改善空氣質量的有效舉措。要持續推動"長轉短"和超低排放改造,強化差異化政策,加強技術創新,推進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推動鋼鐵行業綠色化低碳化發展。
駱鐵軍表示,推進電爐和廢鋼應用高質量發展是我國鋼鐵工業低碳轉型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國電爐煉鋼技術裝備正在實現跨越式發展,到2035年我國基本實現現代化時電爐鋼比例將達到30%以上。未來,電爐短流程煉鋼的產品將向三個方向發展:一是城市周邊電爐廠以建筑鋼材生產為主,二是圍繞裝備制造生產特殊鋼和高合金鋼產品,三是大容積電爐生產"近零碳"汽車板等高檔板材。他強調,原料資源保障供應將是電爐鋼高質量發展的基礎,發展電爐煉鋼建議把握好技術科學化、發展有序化、政策綠色化、競爭公平化的"四化"原則。
會上,中國金屬學會理事長張曉剛,四川冶控集團總經理、綠色低碳冶金研究院院長劉義騰登臺為綠色低碳冶金研究院揭牌。綠色低碳冶金研究院由全國最大短流程煉鋼企業--四川冶控集團和中國金屬學會牽頭組建,聘請冶金工藝、綠色智能、安全管理、生態環境等領域專家,以及研究單位共同加盟。
來源:中國冶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