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耐火材料網】
在2014至2016年間,寧夏碳化硅產量總體保持在全國產量的50%左右,2016年達到最高比例,接近60%。自2017年開始出現下降。這主要是由于國家實施了新的更為嚴格的環保政策,要求企業改造以前露天排放一氧化碳的碳化硅冶煉方式為廢氣回收再利用模式,這使得一部分無力改造的小型企業被淘汰退出,而各大企業在環保改造過程中,對當年產量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從而導致了寧夏總產量出現一定的下降。
近年來,寧夏的碳化硅產業完成了一次大規模的轉型。原有的一些小規模碳化硅生產廠家相繼倒閉被淘汰,一些規格更大的冶煉廠家陸續建成,例如濱河碳化硅有限公司、寧夏英力特冶金制品有限公司、寧夏天凈隆鼎碳化硅有限公司、寧夏眾城碳化硅有限公司等,單臺碳化硅冶煉爐已經達到3萬kVA,居于全國領先水平,總產能已經達到40萬噸以上,占全國總產量40%以上。這個時期寧夏碳化硅行業的特點是冶煉爐越建越大,晶塊的質量已經處于全國領先水平,但碳化硅制品方面仍然發展緩慢。
借助2006—2010年光伏行業爆發式發展的“東風”,寧夏石嘴山市凱旗碳化硅有限公司、寧夏東方南興研磨材料、寧夏卡瑞爾研磨材料有限公司等專門生產太陽能切割刃料的企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僅這幾家企業生產的碳化硅微粉年產量就已達到了10000噸以上,成為光伏材料行業舉足輕重的企業,產品經協鑫、賽維、隆基等多晶硅切割企業采購使用,達到國內領先水平,也將寧夏的碳化硅產品的制備水平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自2012年以來,寧夏的碳化硅產業在產量穩定增長的同時,開始呈現出產品豐富、市場細分、規模提升、技術創新的新格局。以濱河碳化硅制品有限公司為首的大型碳化硅冶煉企業,憑借自身的資金實力,自己興建電廠以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并建起了全球最大的單體5萬噸的碳化硅冶煉爐,并建設了年產10000噸的氮化硅結合碳化硅耐火材料生產線。形成了融合火力發電、碳化硅冶煉、碳化硅微粉、陶瓷耐火材料等多種產品生產于一體的綜合型現代化碳化硅材料企業。
寧夏興爾泰化工集團不但自己建立了自備電廠,還建立4條3萬噸的碳化硅生產線,年產量達到了12萬噸。寧夏和興碳基材料有限公司和寧夏裕隆冶金制品有限公司借助國家藍天保衛戰的契機建立了冶煉爐一氧化碳尾氣回收系統,寧夏機械研究院轉讓北方民族大學專利技術率先在寧夏規模化生產出亞微米級碳化硅微粉和無壓燒結碳化硅陶瓷制品,填補了寧夏空白。經過十幾年的不斷研發發展,寧夏機械研究院生產的碳化硅陶瓷防彈片,質量優良,出口國外,生產能力趕超國內前幾位碳化硅陶瓷企業。寧夏北方高科工業有限公司緊隨其后,亞微米級碳化硅微粉的年產能已經達到800噸,同時與寧波伏爾肯公司股份合作,生產碳化硅陶瓷制品,進一步提升了寧夏碳化硅產業的產品技術水平和產值。(武金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