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資金問題仍然是影響企業經營安全的主要因素
截止到6月末,重點企業應收貨款149.14億元,特別是今年上半年主要下游行業拖欠貨款又有所抬頭,應引起生產企業的高度重視。
重點企業中,有17家應收貨款數額超過上半年銷售收入,應收貨款約占年銷售收入的50%以上,有的企業接近100%。存在嚴重的資金風險,直接影響耐材生產企業的經營安全。對此,耐材生產企業要持續加大貨款回收力度,把企業的資金風險控制在最低限度。
5、加強成本管理,提高經營質量。
成本管理企業之根本,簡單說,作為一個生產企業經營的目的的就是賺錢,以最低的成本,生產最好的產品,賣最高的價錢,獲得最大的利潤空間。否則,生產經營就是瞎折騰,浪費資源。
目前有較多耐材生產企業成本管理失控,各項消耗指標無計量、無記錄、管吃管添,年底算賬。因此,各生產企業要增強成本意識、強化成本管理、嚴格控制企業財務、管理和銷售三項費用及各項消耗指標,努力降低采購成本,精打細算、嚴格管理、千方百計的減少各項費用支出,盡最大努力把生產制造成本控制在最低限度。
6、國家治理環境的意志和決心前所未有
各生產企業要充分認清環境治理今后的發展趨勢,去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都提出了"三大攻堅戰"。污染防治是其中之一。今年6月27日《國務院關于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規劃的通知(國發【2018】22號)。其中第二部分第七條明確指出"持續推進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將煙氣在線監測數據作為執法依據,加大超標處罰和聯合懲戒力度,未達標排放的企業一律依法停產整治。
因此,環保治理絕不是短期行為,更不是應對環保督察、環保達標的階段性任務,已成為企業生命的底線。企業是環境責任主體,對企業的環境監管體系越來越健全,環境治理不再是一陣風,環保政策不再"一刀切",差別化的環保政策倒逼落后產能和不達標企業出局是大勢所趨。
耐材行業目前環保治理形勢異常嚴峻:
(1)到目前為止,國家還沒有耐火材料工業大氣污染排放標準。去年協會組織制定耐火材料工業大氣污染排放團體標準,并于今年四月正式發布,但沒有達到預期目的。
(2)協會于今年5月2日以中耐協發辦字【2018】11號文的形式,向環保部大氣司呈報了"關于制定《耐火材料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的請示"報告,經多次聯系,至今無果。
(3)目前遼寧和山東二省分別制定了《鎂質耐火材料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和《山東省區域性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