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煉鐵領域,新建和改擴建高爐須采用平坦化、全封閉出鐵場,現有高爐也應加快推進出鐵場平坦化、全封閉改造。高爐受料礦槽、出鐵口等無組織排放點必須設置除塵裝置。燒結礦、球團礦、塊礦、煤、焦炭等大宗物料倒運,應采用密閉皮帶、封閉通廊或管狀帶式輸送機等封閉式輸送裝置。提高高爐噴吹煤比到不小于150公斤/噸,減少焦炭用量。
在煉鋼領域,轉爐一次除塵系統必須采用干法技術,同時配套余熱回收利用設施。轉爐車間須配套完善三次除塵系統。轉爐車間不得設置混鐵爐,推廣“一罐到底”或“魚雷罐”,禁止通過社會道路運輸鐵水。轉爐必須使用活動煙罩,提高煤氣回收效率和質量。煉鋼生產企業應加快配套鐵水預處理和鋼水精煉設施。鋼包澆注必須使用長水口,鋼水包必須加蓋。推廣應用副槍技術、聲吶化渣技術、智能調度系統等現代化煉鋼工藝。
在企業與社會關系領域,鋼鐵企業要不斷減少地下水開采使用,沿海地區建設鋼鐵項目必須同步配套海水淡化設施,現有鋼鐵企業逐步配套中水處理回用設施,中水使用量達到取新水量的50%以上,嚴禁外排污水。與社區、村莊距離滿足蒸汽輸送要求的鋼鐵企業,必須建設余熱供暖設施,為周邊居民提供冬季采暖;推動有條件的鋼鐵企業采用小高爐處理含鋅、鉛除塵灰和社會垃圾的工業化生產。鋼鐵企業全面建成“全天候、無死角”的污染因子在線監控系統,所有污染因子全部監測并信息公開,實時排放接受環保部門監管和社會監督;加快建成能源管控、安全生產、環保監測為一體的智能化生產管理調度中心。
“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的冶金生產中心和消費中心,中國應該進一步成為全球的冶金教育中心和研發中心,中國將主導全球的冶金!時代呼喚著新冶金學,即面向綠色化、智能化的冶金學,信息自組織與他組織融合的冶金學,開放、動態、集成一體化的冶金學,多因子-多層次嵌套、集成、協同的冶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