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并重組勢頭將繼續
近年來,國際市場耐火原材料供應的不穩定性和生產成本的不斷增加,使得越來越多的跨國企業將生產重心移向發展中國家,中國市場更成為其重點擴張對象,即使已在中國投資的企業也不斷增加在華生產的比例,如日本最大的耐火材料公司黑崎播磨、生產陶瓷衛生潔具的INAX以及歐洲著名的耐火材料公司維蘇威等。跨國公司的進入使得中國耐火材料市場的競爭更加的激烈,許多缺乏競爭力、沒有現代企業管理意識的中小企業紛紛破產,兼并重組風起云涌。
"十一五"期間我國耐火材料行業就開始進行聯合重組,并在跨省市的聯合重組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繼營口青花集團與上海二耐,山西西小坪與上海泰山,北京通達與鞏義中原聯合重組之后,濮耐股份與上海寶明、昆鋼耐火,北京利爾與包鋼耐火,北京瑞泰與河南火寶,新密榮耀實現了跨省市聯合重組,通過聯合重組,優勢企業規模迅速擴大,競爭能力明顯增強。目前,在鋼鐵工業的刺激下耐火材料企業將展開新的一輪兼并重組潮。
鋼鐵工業是耐火材料最重要的用戶,耐火材料在鋼鐵工業中的使用量約占總量的65%-70%。鋼鐵工業對耐火材料的品種、質量和數量的需求,在耐火材料工業的技術發展中起導向作用。
根據《鋼鐵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國家將出臺多項政策,鼓勵寶鋼、鞍本、武鋼等三大央企在國內的聯合重組中發揮先鋒作用,力爭三年內鋼鐵業聯合重組取得重大進展,形成若干個自主創新能力較強、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特大型企業集團。
照目前國際上比較通行的方式,大型鋼鐵企業多半采用集團化采購的方式選擇供貨商,供貨商的產能是否能夠滿足鋼鐵企業的需求就成為其是否能夠獲得訂單的前提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