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山西經濟面臨巨大下行壓力,正處于改革開放以來發展遇到最困難的時期,特別是山西耐材行業與全國一樣,同樣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清醒認識山西耐材行業發展現狀,摒棄落后陳舊觀念, 下決心兼并重組、轉型升級,科技創新、提高產品技術含量,不斷拓展市場發展空間, 才是走出困境的正確之路。
一、山西省耐材生產經營現狀
近幾年,受下游行業調整等原因的影響,導致耐材產量下降,利潤滑坡,外欠貨款壓力加大。2015年全省耐材制品總產量260.05萬噸,比2014年288.45萬噸下降10.92%;我省耐材協會會員中的8戶重點企業:2015年下半年合計產量20.73萬噸,同比減少10.80%;銷售收入49929.05萬元,同比減少13.94%;利潤2499.01萬元,同比下降13.08%;年末應收帳款34247.99萬元,同比增加82.57%。另據初步調查了解:2016年以來,全省耐材生產經營更加困難,如陽泉全市耐材產業開工率不足10%,該市盂縣原有200多戶原料生產企業,已開工生產的10戶左右,不足5%;孝義市耐材企業基礎較好,但該市共103戶耐材企業,開工的也不到40戶,不足40%。
面臨十分艱難的現狀, 耐材企業應怎么做?當務之急首先應做什么?這是每個企業不得不考慮的現實問題。
二、主動適應新常態,積極應對新挑戰,闖出一條發展新道路
面對同樣的生產經營滑坡境況,一些企業在消極等待,在觀望中可能會失出生存發展的機會,但也有不少耐材企業不退縮、不懼難,用創新思維,主動適應新常態,積極應對新挑戰,積極思考當前應做什么、怎樣去做?并大膽進行實踐。目前,部分耐材企業已初步摸索到適合自身發展的道路,逆勢而上,并開始見到成效。
(一)、淘汰落后產能,推進企業重組
目前,鋼鐵、水泥、玻璃等高溫工業均在向大型化和集約化方向發展,下游行業的選擇和市場需求的變化,倒逼耐材企業必須淘汰落后產能,整合優勢資源,實行兼并重組,做強做大企業,別無他路。
山西昊業新材料開發有限公司,在這方面作了一些探索。該公司在原山西新型爐業有限公司的基礎上,剝離不良資產,整合優質資源,進行了企業重組,并進行技術創新,淘汰落后產能,提高了企業競爭力。 2015年,該公司已走出前幾年連續虧損的陰影,生產經營開始出現復蘇,呈現嶄新的面貌。2015年下半年總產量2.631萬噸,同比上升78.3%;總產值7893.82萬元,同比增加78%;實現利潤314.79萬元,開始扭虧為贏。
(二)、依靠科技創新,提高市場競爭力
中國有色集團晉鋁耐材有限公司按照科技創新、科學發展、科技興廠的思路,促進了企業生產技術全面發展。2015年耐材總產量2.8萬噸,同比增加12%;總產值10330萬元,同比增加11%。該公司近年來,主要工作思路和做法是:
1、強化科技創新工作和人才隊伍建設。該公司多次組織公司技術人員赴東北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洛陽耐火材料研究院、沈陽鋁鎂設計研究院等單位,就有關科研攻關項目,開展學術交流和研發合作。根據科研工作發展需要,先后從西安、北京、洛陽、太原等地招聘耐火材料專業技術人才20余名,組建成立了公司科技部,新增部分檢驗檢測設備,改進提高了科研開發裝備和基礎設施條件,投資390萬元新建公司科研技術中心大樓。該科研技術中心被山西省技術監督局確定為"省級企業技術中心"。
2、狠抓節能環保,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根據國家對耐火材料行業節能和環保要求,公司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完成了對公司十二臺窯爐燒成工藝及燒成裝備的技術改造,在山西省率先實現了熱工過程全部采用焦爐煤氣為燃料的節能環保生產工藝,改造后共節省原煤十余萬噸,共計節省費用4000余萬元,達到了耐材生產工藝節能與環保的要求,并且降低了生產成本,不僅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也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
3、勇于實踐,大膽革新。在國家大型電解鋁企業--山西華澤鋁電公司電解鋁配套項目建設中,公司承擔了該項目從美國引進的碳素煅燒回轉窯耐火材料生產和施工任務。采用該公司研發的回轉窯三次風管專用耐火材料,可使三次風管使用壽命由原設計的三個月提高至24個月。該項技術獲得了國家發明獎。
4、不斷研發新產品,積極創品牌效應。該公司研制了氣化爐用無硅鉻剛玉質耐火澆注料新產品。新產品的成功應用,使公司在煤化工與石油化工行業一舉成名,創出了品牌。目前,該產品被各化工設計院積極選用,拓寬了公司耐火材料產品應用范圍。
5、確定目標,果斷投資,科技攻關見成效。在研發高新耐火原料產品方面,圍繞利用氧化鋁加工高檔耐火原料產品這一課題,確定科技攻關項目,投資2000萬元,建成一條年產一萬噸燒結合成莫來石的高檔產品生產線。產品廣泛應用于鋼鐵、陶瓷、石化等行業,市場前景廣闊,目前產品銷售到國內部分鋼鐵企業,并出口到美國、日本、伊朗等國家。該技改項目通過了科學技術部、商務部、環境保護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共同評審驗收的節能技術改造項目,并被國家納入新產品計劃,給予重獎。
該公司大力實施科技創新,推廣新技術,開發新產品,不斷打造出自己企業的新品牌,使企業在競爭大潮中穩步前行。
(三)、注重產品結構調整,夯實企業發展基礎
山西天坤特種材料有限公司為設計年產8萬噸低碳高鋁剛玉,總投資2.1億元,屬國內同行業規模最大的生產企業之一。該公司不斷開拓創新,加快產品結構調整,大膽出新創品牌,并實行專業化生產和良好市場服務相結合,走出一條良性發展快車道。該公司的經驗在于:
第一,積極開拓創新,轉變工藝流程,生產適合當今市場所需的高速磨削、重負荷磨削、精密加工、高級耐火材料以及復合型剛玉等高技術含量產品;
第二,積極引進先進的生產裝備和技術,逐步淘汰原有的落后而低效的生產設備;
第三,對現行的工藝技術規范或標準進行適應性補充,并實施有效質量控制;
第四做好棕剛玉的專業化生產與市場一對一貼心服務;
第五, 提高企業的創新能力,加大科研及產品創新經費投入,積極引進有豐富經驗的人才,注重后備人才的培養。
(四)變廢為寶,深挖資源綜合利用效益
鋼鐵、水泥、玻璃等高溫產業和各類工業窯爐在消耗耐火材料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廢棄耐火材料,耐火材料生產企業在生產耐火材料制品的過程中也會產生大量廢品和耐火材料廢料,這些日益增多的廢料,增加了生產成本,也造成了資源的極大浪費和環境的嚴重污染。
晉中鑫海耐火材料有限公司,2015年以來在金屬鎂還原爐上利用拆除的舊耐火磚制作成澆注料用于新還原爐的墻體砌筑,取得良好的使用效果和經濟效益。該公司利用用后耐材承建的還原爐使用年限可延長近一倍;山西祿緯堡太鋼耐火材料有限公司與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于2015年7月,就太鋼廢舊耐火材料回收利用達成綜合回收利用處置協議。為此,該公司投資1000萬元,建成一條回收綜合利用生產線。年預計可回收12萬噸廢舊耐火材料,其中可利用的耐火材料約7萬噸。從2015年11月開始,已回收2萬噸。其中:分選出可利用的鎂鈣磚8000噸;鎂碳磚、鎂鋁碳磚等約4000噸;廢鋼、不銹鋼渣等約1000噸。取得可觀的經濟效益。
目前,我省耐材行業確實面臨的困難很多,但是,從上述部分耐材企業創新發展的實踐,以及所取得的經驗和成果來看,只要堅定信心、抓住機遇,在創新驅動、轉型升級中,一定能使我省耐材行業扎實、穩步發展,對此,應充滿信心。
山西省耐火材料協會
2016年6月26日
【中國耐火材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