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耐火材料網】
今年5月1日起,我國已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推進營改增的實施,這不僅給行業帶來巨大的減稅利好,增添了市場和企業活力,而且還能在供給側改革進程下加速推動產業企業轉型升級。
隨著全面實施營改增,四大行業納入試點范圍,增值稅已經實現對所有貨物、服務、流通和消費領域的全覆蓋,將比改革前減輕企業稅負5000多億元,是近年來最大規模的一次減稅。
據統計,截至2015年年底,全國營改增試點納稅人共計592萬戶,其中一般納稅人113萬戶,小規模納稅人479萬戶;累計實現減稅6412億元,其中,試點納稅人因稅制轉換減稅3133億元,原增值稅納稅人因增加抵扣減稅3279億元。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營改增不僅著眼于當前的降稅問題,更注重培育產業發展的“新動能”。營改增的政策取向主要在于推動服務業特別是研發等生產性服務業發展,促進產業分工優化,拉長產業鏈,帶動制造業升級,具有一舉多得的政策效應。
據稅務部門統計,營改增試點以來,我國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12年的45.5%逐年提高到2015年的50.5%;第三產業稅收占比達54.8%,比第二產業高9.7個百分點。服務業撐起我國經濟發展的“半壁江山”,改革成效好于預期。
與此同時,全面實施營改增對實現產業“十三五”規劃目標有著促進作用。5月5日發布的《體育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進一步優化體育服務業、體育用品制造業及相關產業結構,實施體育服務業精品工程、體育用品制造業創新提升工程和體育產業融合發展工程。著力扶持、培育一批有自主品牌、創新能力和競爭實力的骨干體育企業。全面落實國家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積極扶持中小微體育企業發展,鼓勵成立各類體育產業孵化平臺,為體育領域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環境。
有分析人士表示,全面實施營改增后,行業企業的稅負不降反增的陣痛將消失。而更多減負資金投入企業再生產,擴大有效投資,帶給企業不菲效益,也促進變革,以破解行業之痛。
由于我國耐火材料產業發展中技術及裝備還比較滯后,目前,98%以上的耐火材料企業屬于中、小規模企業,產業結構松散。因此,營改增對絕大多數耐火材料企業特別是具有服務特色的企業而言是政策利好,有利于促進我國耐火材料產業的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