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耐材行業面臨的主要問題
1、產能嚴重過剩,企業難以為繼
產能嚴重過剩。主要用戶2008年以來高速發展,到2013年中國粗鋼產能平均每年新增加8255萬噸,達到110622萬噸;水泥產能平均每年新增加產能2.37億,達到34.2億噸。用戶擴大產能拉動耐材快速增長。現鋼鐵產能利用率只有72%,水泥產能利用率73.7%,玻璃產能利用率73.1%。用戶擴大產能消耗耐材現在基本為零,減少了25%左右的需求;用戶行業淘汰落后產能,也有減少耐材的需求,科技的進步,工藝水平的提升,特別是鋼企對耐材的整體承包,有效地延長煉鋼設備的壽命,在不斷減少耐材消耗。用后廢棄耐材的再生利用,又大量減少電熔鎂砂等原料消耗,耐材產品產能利用只在65%左右,耐材市場不斷在萎縮,加劇耐材市場矛盾。
低價競銷嚴重。用戶產能過剩,企業效益低微,借耐材產能過剩千方百計壓價,耐材行業企業間為生存在不斷萎縮的市場拼價格爭用戶。形成用戶壓價和欠款,企業間拼價無序競爭。
用戶無期限拖欠貨款。造成企業資金十分緊張,存在資金鏈斷裂的危險,處于難以為繼、難以生存的局面。
2、企業資產負債率不斷盤升,財務成本不斷增加,存在潛在虧損。
由于用戶無限期拖欠貨款,企業生產靠貸款,資產負債率不斷上升,貨款收不回來,產品銷售微利很快被財務費用吃掉,多數存在潛在虧損局面。
3、產業集中度低,沒有市場話語權,行業難以自律。
全市耐火材料企業580余家,多、小、散格局在產能嚴重過剩的形勢下,拼價競銷十分嚴重,喪失市場話語權和定價權。甚至有的違法生產經營,難以行業自律。
4、市場公平競爭、優勝劣汰的局面尚沒形成。
對無許可證生產、假冒偽劣產品打擊不力,反不正當競爭法缺乏監督落實,市場對資源配置起決定性作用還遠沒有形成,落后產能尚未出局。
5、科技創新能力不強。
主要體現在產業集中度低,科技力量分散,研發條件低劣,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創新體系還沒有真正建立起來。科技人才和科技投入嚴重不足,科技成果商品化、產業化僅僅處于起始階段。
6、產品出口競爭力減弱
由于電費、柴、汽油、原材料價格上漲,勞動工資和福利上調,生產成本大幅度上升,靠產品出口物美價廉的優勢不斷在減弱,出口企業效益不斷遞減。
7、一線重體力工人難招
現在人口老齡化日趨發展,農村富余勞動力在減少,獨生子女基本是大專畢業追求腦力勞動就業。重體力和靠近排污的崗位工人難招。
8、部份企業或車間開始關停
部分小企業陸續關停或半停產近百家。大企業主動限產開始整個生產車間或分廠停產放假。全市燒成磚生產47條超高溫隧道窯至今已停產滅火達24條。產能利用率不足50%。
綜上述問題耐材企業已處于難以為繼的局面。不認識新常態,不向質量效益轉型升級發展是沒有出路。
三、耐材行業如何適應新常態轉型升級
(一)嚴格執法推進轉型升級
黨的十八屆全會通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決定,憲法第五條"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國家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并對非公有制經濟依法實行監督和管理。在新常態下更要嚴格遵紀守法。特別是新《環境保護法》1月1日開始實施和《產品質量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稅收管理法》等一系列法規違法必糾,執法部門嚴格執法促進淘汰落后產能,將推進企業轉型升級,同時推進企業誠信和自律建設。
(二)抓緊實施向零排放、自動化質量效益型轉變
新常態經濟發展方式正從規模速度粗放增長型轉向質量效益型集約增長。舊的生產方式污染重、耗能多、成本高、質量不穩定將被市場淘汰。立足全封閉環保零排放、生產設備自動化,節能、省人、省維修費、省原材料損耗,降低生產成本同時質量穩定安全生產,實現"物美價廉"提高市場競爭力。青花集團燒成磚生產線、金龍集團不燒磚、新發展集團全封閉自動化轉爐大結晶電熔鎂生產、群益集團全封閉自動化電熔鎂改造、和平三華高溫隧道窯燃油改天然氣等已樹起標桿。抓緊環保零排放改造;雙盤螺旋摩擦壓力機向電控螺旋壓力機改造,機器人操作向配料、上料、搬磚等一系列自動化發展。現武漢吉賽機電、福洲海源機械正在我市組裝自動化生產設備,投產后立即推廣。只有環保零排放、生產全自動的先進產能向質量效益型升級,推進市場淘汰落后產能,立足和占領市場。
(三)產品向節約資源能源、優質、環保、長壽創新升級
抓住新常態下工業轉型升級向創新效益型轉變。下游行業(用戶)產品升級也將給耐火材料需求結構帶來新變化、新要求。企業要重視人才,發揮科技優勢,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產品質量,密切關注市場需求變化,研發節約資源和能源、優質、環保、長壽低成本高效益的新產品,滿足市場新需求,尋求新發展。
(四)聯合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掌握市場話語權
目前耐材企業多、小、散布局導致產能嚴重過剩,無序拼價競銷,使耐材企業與用戶交易中喪失了話語權和定價權。并給用戶更多的壓低價格、不付貨款的借口。將自已置于資金鏈斷裂,潛在虧損,甚至破產的危險之中,擾亂了整個耐火材料市場秩序。
在新常態下,抓住市場資源配置向優勢企業轉移集中,和聯合重組政策的有利時機,走聯合、兼并重組大集團,提高產業的集中度和市場話語權,扭轉目前被動局面。
(五)強化誠信自律建設,整頓治理市場秩序
企業誠信自律建設是強化依法治國的立足之本,也是目前治理無序競爭整治耐材市場秩序的根本措施。全行業的企業做到"低于產品成本價格的合同堅決不簽訂","沒有用戶合同堅決不生產","不付貨款堅決不發貨","沒有利潤的承包項目和長期拖欠貨款的用戶堅決不做"。就能在新常態下杜絕低價競銷不正當競爭,就能防止企業資金鏈斷裂。同時清理和構建經營三大體系。一是解決好資本問題,構建資本運營模式和體系;二是解決好商業模式問題,構建商業模式和價值鏈體系;三是解決好管控問題,構建管控模式和核心競爭體系,推進企業加速向質量效益型發展。
(六)協會強化為企業轉型升級服務
廣泛收集新常態下轉型升級的信息和經驗;培育轉型升級的典型進行現場指導和培訓;爭取政策對轉型升級企業的扶持;通過一系列服務措施推動一批企業盡快轉型升級,促進市場淘汰落后產能,扭轉行業目前局面。
二0一五年一月二十日
【中國耐火材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