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材料網】
各有關單位:
中國金屬學會2015年將舉辦兩年一次的"中國鋼鐵年會"。為提升行業學術交流水平,減少重復活動,經大會主席徐匡迪的提議和寶鋼的積極響應,中國金屬學會決定將"第十屆中國鋼鐵年會"與"第六屆寶鋼學術年會"聯合舉辦(以下簡稱年會),同期舉辦"第十八屆上海國際冶金工業展覽會",并在此期間擬召開中國金屬學會理事會會議。地點在上海,時間2015年10月21-23日。
本次大會主題詞為"更好的鋼鐵、更好的生活",大會主旨報告和論壇將聚焦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冶金工業技術進步與創新、冶金生態文明等行業熱點;期盼各位參會代表分享關于行業轉型發展的思考和實踐、國內外的經驗和案例。本屆年會設十五個技術分會場,由中國金屬學會多個專業分會和寶鋼的專家們攜手策劃,圍繞鋼鐵工藝技術、產品技術、用戶使用技術、通用技術展開深入的交流。
熱忱歡迎來自全球鋼鐵領域的專家、學者和科技工作者積極投稿并參加會議,共同探求行業發展方向,分享最新學術進展。
一、組織機構
大會主席
徐匡迪 院士 中國工程院 (中國)
大會執行主席
干 勇 理事長 中國金屬學會
院士 中國工程院 (中國)
徐樂江 副理事長 中國金屬學會
董事長 寶鋼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大會秘書長
王天義 常務副理事長 中國金屬學會 (中國)
大會副秘書長
崔健 副總經理 寶鋼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顧問委員會(按姓氏字母排序)
Edwin BASSON 總干事 國際鋼鐵協會 (比利時)
Harry BHADESHIA 教授 劍橋大學 (英國)
才讓 副理事長 中國金屬學會 (中國)
董事長 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陳德榮 總經理 寶鋼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Alan W. CRAMB 教務長 伊利諾依理工大學 (美國)
Anthony J. DeArdo 教授 匹茲堡大學 (美國)
鄧崎琳 副理事長 中國金屬學會 (中國)
董事長 武漢鋼鐵(集團)公司
黃伯云 院士 中國工程院 (中國)
靳偉 副理事長 中國金屬學會 (中國)
董事長 首鋼總公司
John J. JONAS 教授 麥吉爾大學 (加拿大)
Eiki KASAI 教授 東北大學 (日本)
Young-Kook LEE 教授 延世大學 ( 韓國)
李靜海 副院長、院士 中國科學院 (中國)
李新創 院長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 (中國)
李文秀 專家委員會副主任 中國金屬學會 (中國)
林忠欽 副校長 上海交通大學 (中國)
院士 中國工程院
劉玠 副理事長 中國金屬學會 (中國)
院士 中國工程院 副校長 昆士蘭大學 (澳大利亞)
羅宏杰 校長 上海大學 (中國)
John W. MORRIS 教授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美國)
Kotobu NAGAI 環境與能源材料研究所所長 國家材料科學研究所 (日本)
John ROWE 秘書長 國際不銹鋼論壇 (比利時)
沈文榮 副理事長 中國金屬學會 (中國)
董事局主席 沙鋼集團
John G. SPEER 教授 科羅拉多礦業學院 (美國)
Brian G. THOMAS 教授 伊利諾依大學 (美國)
鄒若齊 理事長 臺灣鋼鐵工業同業公會 (中國臺灣)
董事長 中國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Fumitaka TSUKIHASHI 教授 東京大學 (日本)
王國棟 中國工程院院士 東北大學 (中國)
王錫欽 技術副總經理 中國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臺灣)
王一德 中國工程院院士 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翁宇慶 院士 中國工程院 (中國)
楊銳 副理事長 中國金屬學會 (中國)
所長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殷瑞鈺 院士 中國工程院 (中國)
余艾冰 澳大利亞聯邦教授, 澳大利亞科學院和工程院院士
新南威爾士大學 (澳大利亞)
于勇 副理事長 中國金屬學會 (中國)
董事長 河北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張壽榮 中國工程院院士 武漢鋼鐵集團公司 (中國)
張曉剛 副理事長 中國金屬學會 (中國)
主席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
總經理 鞍山鋼鐵集團公司
張欣欣 副理事長 中國金屬學會 (中國)
校長 北京科技大學
趙繼 副理事長 中國金屬學會 (中國)
校長 東北大學
仲増墉 家委員會主任 中國金屬學會 (中國)
左 良 副校長 東北大學 (中國)
左鐵鏞 中國工程院院士 北京工業大學
二、論文征集
本次年會將設15個技術分會場,歡迎國內外鋼鐵科技工作者圍繞鋼鐵工藝技術、產品技術、用戶使用技術、通用技術等方面積極投稿,主要征文內容見下表。
序號
|
分會場名稱
語言
|
征文范圍
|
技術交流聚焦點
|
1
|
煉鐵與原料
(中文、英語)
|
* 原燃料
* 燒結
* 球團
* 煉焦
* 煉鐵
|
# 原燃料處理:煉焦煤性能研究、配煤技術和改善焦炭質量技術,鐵礦石性能研究、選礦、原料處理、燒結、球團工藝技術
# 煉鐵技術:高效低成本高爐生產技術、高爐長壽技術、非高爐煉鐵技術
# 節能、減排、資源綜合利用:減少污染物排放、節約能源消耗、降低CO2排放及資源綜合利用的工藝技術
|
2
|
煉鋼與澆注
(中文、英語)
|
* 鐵水預處理
* 轉爐和電爐冶煉
* 二次精煉
* 連鑄與模鑄
|
# 潔凈鋼冶煉澆注,夾雜物控制,鋼水和鑄坯質量改進技術
# 煉鋼澆注過程自動化控制技術
# 提高煉鋼澆注過程收得率,降低廢棄物排放,環境友好的煉鋼連鑄技術
# 縮短煉鋼時間,提高連鑄拉速,高效煉鋼澆注技術
|
3
|
軋制與熱處理
(中文、英語)
|
* 坯料處理
* 加熱
* 熱軋
* 冷軋
* 熱處理
* 軋輥等工藝備件
|
# 厚板:TMCP技術、復合軋制技術、快速冷卻技術
# 熱軋:高效熱軋技術
# 冷軋:高精度冷軋技術、冷軋及平整過程表面質量改進與提高相關技術
# 熱處理:快速熱處理技術與裝備、新的加熱技術及裝備、新的冷卻技術及裝備
# 利用信息通訊技術成果實現軋制過程智能化
|
4
|
表面與涂鍍技術
(中文、英文)
|
* 鋼材表面處理技術
* 綠色環保涂鍍產品、工藝、裝備、應用技術
* 鋼材腐蝕
|
# 熱鍍新鍍種(如鋅鋁鎂、鋁硅等)
# 電鍍技術
# 涂層技術
# PVD、CVD鍍膜
# 涂鍍產品使用技術(汽車、建筑、家電、包材)
# 金屬板帶腐蝕(防護、檢測與評價)
|
5
|
鋼材深加工
(中文、英文)
|
* 板、帶、管、棒、線、型等鋼材品種深加工技術與裝備
* 鋼材加工配送、鋼結構、激光拼焊、焊網、冷彎成型、熱成型、液壓成型、拉拔、沖壓、緊固件、金屬包裝等及其他鋼材深加工技術與工藝
|
|
6
|
汽車用鋼
(中文、英語)
|
* 板:熱軋、冷軋和鍍層鋼板、用戶使用技術理論與應用
* 管:熱軋無縫、冷拔(冷軋)精密無縫、高精度焊接、冷拔(冷軋)精密焊接等
* 棒線:彈簧鋼、冷鐓鋼、齒輪鋼、軸承鋼、簾線鋼、非調質鋼及加工工藝技術(拉拔、冷鐓、鍛造和熱處理)和應用
|
# 汽車輕量化研究
# 先進高強鋼的研發與應用
# 先進沖壓技術:包括熱沖壓成型、輥壓成型、液壓成型等鋼種開發及工藝技術
# 固溶與析出、相變和界面等基礎問題研究
# 用戶使用技術:包括成形、延遲開裂、疲勞、焊接及熱處理等
# 汽車用鋼管的研發與生產、使用技術
# 高性能汽車棒線材技術
# 汽車棒線材深加工及熱處理工藝技術
# 控軋控冷技術
# 汽車零部件服役性能
|
7
|
電工鋼
(中文、英語)
|
* 取向、無取向硅鋼產品
* 涂層及其制造技術
* 硅鋼應用技術
* 新型軟磁材料及其制造技術
|
# 先進取向硅鋼、無取向硅鋼、環保涂層及其新的制造技術
# 硅鋼的沖壓加工、熱處理以及在電動汽車、壓縮機、高效電機、發電機、節能變壓器、電感、電抗器等領域的應用技術
# 先進軟磁材料(非晶、納米、高硅、粉末等)制造技術
|
8
|
管線鋼和管線管
(中文、英語)
|
* 管線建設對管線管技術規范和材料性能的要求
* 高性能管線鋼、管線管的生產制造技術和產品開發
* 高等級管線管的應用技術
|
# 超高強度、基于應變設計、厚壁海洋用管、酸性環境等特殊要求的管線鋼和管線管
# 冶煉、軋制、制管、涂層對高等級管線管性能質量的影響
# 管線管環焊、熱煨彎管等應用研究
|
9
|
不銹鋼
(中文、英語)
|
* 生產工藝技術
* 產品發展及其制造技術
* 使用性能(焊接、腐蝕)和應用技術
|
# 鐵素體不銹鋼:制造與使用技術、新產品開發
# 奧氏體(雙相)不銹鋼:氮合金化不銹鋼冶金機理和制造技術、節鎳(雙相)不銹鋼新產品開發、高等級奧氏體(雙相)不銹鋼產品與使用技術
# 不銹鋼行業技術進步、不銹鋼原料、不銹鋼應用領域的拓展
|
10
|
特殊鋼
(中文、英文)
|
* 鈦及鈦合金、特種不銹鋼、超高強度鋼、工模具鋼等高性能特種合金材料的開發
* 特種冶煉、特種鍛造及熱處理工藝技術
|
# 高性能特種材料產品開發及制造技術、用戶服務技術研究開發
# 高端裝備制造用材料:航空航天用高性能合金、超超臨界電站用耐熱合金、耐磨鋼、能源用特種板管、特種工模具鋼、特種合金等產品研究開發
# 高純凈特種冶煉工藝、特種加工成型及熱處理工藝
|
11
|
能源與環保
(中文、英文)
|
* 節能技術應用
* 工藝廢氣凈化技術
* 固體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
* 水處理及資源化技術與應用
* 環境監測及評估技術
|
# 鋼廠余能回收與利用
# 煙氣脫硝、脫二噁英,PM2.5和VOC及無組織排放治理
# 熱態渣處理、鋼廠冶金塵泥處理、冶金灰渣在其他行業的應用
# 焦化、冷軋廢水處理、生態和生物化水處理技術
# 環境空氣質量、無組織監測、特征污染物在線監測
|
12
|
分析測試
(中文、英文)
|
* 電子顯微技術在鋼鐵材料中的應用
* 金屬材料力學性能的實驗室模擬與評價
* 痕量分析和快速分析技術的應用
|
|
13
|
冶金設備與工程技術
(中文、英文)
|
* 冶金裝備技術
* 冶金裝備維護與維修技術
* 冶金工程技術
|
# 智能裝備技術:工業機器人應用
# 綠色裝備技術:高效節能設備
# 檢測與診斷技術
# 關鍵備件與工具技術
# 設備智能維護系統:設備管理模式與策略
# 設備綠色維修技術:備件再制造
# 高性能鋼材生產成套裝備技術
# 現有產線升級改造
|
14
|
冶金自動化與智能管控
(中文、英文)
|
* 智能制造與管控
* 冶金過程控制
* 供應鏈優化與商務決策
* 工業大數據應用
* 能源與物流優化
* 產能預測與智能定制
|
# 工業大數據等新技術
# 產能預測與供應鏈優化
# 面向大規模定制的智能制造管理
# 能源供需預測與優化
|
15
|
信息分析
(中文)
|
* 信息收集、分析與系統平臺建設
* 專利及知識產權戰略分析與研究
|
|
投稿須知
1、論文要求:本次會議投稿論文須符合主題,內容充實,學風嚴謹,且未曾正式發表。論文一律采用word 文本,其它格式恕不接受(論文格式要求詳見附件)。
2、本次年會征文采用一次性網絡全文投稿方式,請登錄網站投稿,2015年6月30日征文截止。
3、錄用通知:2015年7月15日前結束論文評審工作,并為錄用論文發出錄用通知,錄用論文將收取版面費。
4、出版:本次會議文集由冶金工業出版社以光盤形式正式出版。
重要日期
2015年5月31日,發放會議第二輪通知。
2015年6月30日,征文截止。
2015年7月15日,發放論文錄用通知。
2015年9月20日,發放會議最終通知。
論文發布
技術分會場論文發布分為主題報告演講、技術論文演講、論文墻報展示。
主題報告時間為30分鐘(25分鐘宣講,5分鐘討論);
技術論文時間為20分鐘(15分鐘宣講,5分鐘討論)。
會議語言
大會會場設有同聲傳譯;
技術分會場根據來稿情況,分別考慮設置英文會場和中文會場;
論文墻報展示使用中文、英文。
三、會議安排
10月20日
|
全天
|
會議報到
|
10月21日
|
上午
|
"年會"和"展覽會"聯合開幕式、參觀展覽會
|
下午
|
"年會"主旨報告及論壇
|
10月22日
|
全天
|
"年會"技術分會場交流
|
10月23日
|
上午
|
"年會"技術分會場交流
|
下午
|
工廠參觀
|
四、會議注冊費用
參會代表
|
填寫參會回執并付費
|
|
2015年10月10日之前
|
2015年10月10日之后
|
中賓
|
中國金屬學會會員
|
1600元/人
|
2000元/人
|
非會員
|
3000元/人
|
3500元/人
|
中賓學生
|
800元/人
|
1000元/人
|
外賓(國外公司、合資公司)
|
500美元/人
|
600美元/人
|
外賓學生
|
200美元/人
|
250美元/人
|
注:1. 參會回執信息請在第二輪通知發放后填寫。
2. 參會的學生代表辦理注冊手續時,要求出示有效的學生證件。
3. 注冊費繳納賬戶信息見第二輪通知。
4. 個人參會可在會前申請成為中國金屬學會個人會員。
五、聯絡方式
會議秘書處
中國金屬學會
中國北京東四西大街46號
郵編:100711
丁 波、羅光敏,電話:010-65133925
倪偉明,電話:010-85113516
宋 青,電話:010-65121206
傳真:010-65124122
郵箱:[email protected]
寶鋼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上海市寶山區富錦路889號
郵編: 201900
吳俊珺,電話:021-26648593
拓西梅,電話:021-26649633
張敏(年會論文),電話:021-26648360
傳真:021-26647738
郵箱:[email protected]
中國金屬學會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