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耐火材料網】
在經濟結構調整和大氣污染嚴峻的背景下,不少地方政府開始重拳出擊。今年以來,陜縣把促進工業經濟發展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深入實施“工業強縣”戰略,堅持傳統產業高端化、高新產業規模化的發展方向,著力調結構、促轉型、增效益,工業經濟總體保持平穩增長勢頭。截至6月底,全縣規模以上企業累計完成產值146.23億元,同比增長14.2%;累計實現工業增加值28.45億元,增速14.6%。
強化轉型服務機制。為加快產業結構轉型升級,該縣研究制定了《2013-2015年工業發展指導性意見》,為今后全縣工業產業發展提出具體要求、發展方向及工作措施;縣工業領導小組,產業集聚區、專用汽車暨裝備制造、黃金等產業指揮部采取“現場辦公”“一企一策”“一企多策”等方式,研究解決企業及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確保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優化產業結構調整。加快工業結構從單一型向復合型、從傳統型向科技型、從分散型到集聚型的較大轉變,基本形成鋁及鋁加工、化工、裝備制造、能源、冶金、建材、黃金、食品等八大產業。裝備制造、建材和黃金產業提升較大,裝備制造業由于駿通公司年產2萬輛節能性礦山專用車項目建成投產,上半年實現產值13.2億元,同比增長30%,占全縣工業比重從7.7%提升到9.1%;建材行業由于錦榮水泥通過項目擴張,新增一條日產4500噸干法水泥生產線,上半年實現產值9.95億元,同比增長32%,占全縣工業比重從5.6%提升到6.8%;黃金產業較快發展,實現產值3.07億元,同比增長27%。
力促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堅持傳統產業高端化的發展方向,積極推動化工、建材、冶金、煤炭等傳統產業由“傻、大、笨、粗”向“高、精、特、優”方面轉化,全面提升產業層次。該縣先后實施峽威公司橡膠促進劑技改、錦榮水泥粉磨系統技術改造等項目;重點引導剛玉企業將固定爐升級改造成更為節能、環保、先進的新型傾倒爐,綜合成本減少40%。
提高企業創新能力。鼓勵企業加大科研投入,開發新技術。駿通公司同西安交大、重慶大學等院校合作,獲得省級技術研究中心稱號;新力科技高寒LPG山罐研發、豫西機床公司的密封精密回轉工作臺等新產品研發項目成功開發,為企業轉型發展增添了后勁,促進了企業增產增效;奧科化工開發推廣的硫醇系列、溴代系列、氯代系列高新技術產品,多項填補國內空白,目前已申請發明專利8項,授權5項,為公司帶來直接經濟效益400余萬元。
加快高新產業發展。堅持高新產業規模化的發展方向,著力發展專用汽車暨裝備制造業、以風電為主的新型能源產業,保持了強勁的發展勢頭,重點實施的年產2萬輛節能型礦山專用車項目已竣工投產,1萬輛起重舉升類專用車項目7月16日開工建設,1萬輛多輪驅動特種汽車項目有序推進。同時利用風力、生物質等資源,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風電項目已成為該縣工業經濟發展重要引擎,目前在建的中電投響屏山和雷震山風電項目總投資1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