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頂涵1段豪劍1孫亮2張立峰3
作者單位:1.北京科技大學冶金與生態工程學院2.北京首鋼股份有限公司遷順技術中心3.北方工業大學機械與材料工程學院
刊名:中國冶金
ISSN:1006-9356
出版年:2024-06-21
卷:34
期:8
起頁:38-50+82
止頁:
分類號:TF777
語種:中文
關鍵詞:中間包;停留時間;流場;湍流抑制器;擋墻;擋壩;
內容簡介為了去除夾雜物,提高鋼液潔凈度,有必要對中間包進行結構優化以改善中間包內部鋼液的流動狀態。通過物理模擬或數值模擬獲得停留時間分布(RTD)曲線,并進一步對停留時間和流場區域進行分析是中間包結構優化的重要手段。通過調研將不同文獻中單流或者兩流中間包的數據轉化成無量綱數并篩選、整理、總結,分析了中間包本體的寬度、液位高度、入出口間距、側壁傾角,中間包湍流抑制器的高度、橫截面積以及擋墻和擋壩的位置、高度等結構參數對停留時間和流場的影響,總結歸納了中間包本體和控流裝置不同結構參數的最佳比例。研究發現,中間包的寬度與長度之比應為0.15~0.30,液位高度與長度之比應為0.15~0.30,入出口間距與長度之比應為0.8~0.9,側壁傾角應為10°~15°;湍流抑制器高度與中間包液位高度之比應為0.1~0.2,橫截面積與中間包底部橫截面積之比應約為0.15,擋墻與長水口之間的距離與中間包長度之比應約為0.2,擋壩高度與中間包液位高度之比應約為0.4或0.7,擋墻與擋壩之間的距離與中間包長度之比應為0.05~0.10,擋壩高度與中間包液位高度之比應約為0.3。研究結果為中間包的結構設計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指導。
所需耐材幣: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