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耐火材料網】
中國金屬學會煉鋼分會和北京金屬學會主辦的"2016年(第十九屆)全國煉鋼學術會議"于2016年5月19-20日在湖南長沙召開。
來自全國共60余個單位的283名代表參加了會議。整個會議由三大板塊組成。第一板塊為大會邀請報告和大會學術報告。邀請中國金屬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殷瑞鈺作了《對構建智能化鋼廠的芻議》的報告;邀請新日鐵住金川本正幸作了《日本連鑄技術發展》的報告。同時,從會議論文中選出寶鋼、首鋼、北京科技大學和重慶大學四篇大會報告進行了大會交流。第二板塊為廠長論壇。邀請首鋼、武鋼、寶鋼梅鋼、本鋼和大連特鋼四個單位的七名廠長從不同角度對目前煉鋼生產和技術發展進行報告和討論。第三板塊為分會場報告。從189篇論文中選擇118篇論文,分別在原料及鐵水預處理、轉爐和電弧爐煉鋼、爐外精煉及夾雜物控制和連鑄及鋼質量控制等分會場進行了交流。
當前,中國鋼鐵工業處于極其嚴峻的時期,各大鋼鐵企業面臨去產能的巨大壓力。同時,世界科技發展中的綠色制造和智能制造趨勢,也是鋼鐵工業在未來經濟和技術發展中的契機,中國鋼鐵行業界的有識之士對此表現出極大的關注。本次會議以"積極面對去產能的挑戰,分析煉鋼技術現狀,促進煉鋼理論和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為主題,從2015年11月開始征稿,共收到200余篇論文,經過審稿,共收錄189篇論文編入會議論文集。論文內容覆蓋了原料處理、鐵水預處理、轉爐煉鋼、電弧爐煉鋼、爐外精煉及夾雜物控制、連鑄、鋼質量控制和節能環保等。這些論文是近兩年來中國煉鋼技術界針對鋼鐵工業的嚴峻形勢,尋找應對對策、探討煉鋼技術發展方向的技術成果,對未來煉鋼、連鑄技術發展具有較大的啟發和推動作用。(來源:中國金屬學會網站)